近日,“牙膏為何越來越貴”相關話題在社交平臺引發(fā)共鳴,從上周登上微博熱搜起,話題閱讀量已超1億。網(wǎng)友紛紛表示,如今的牙膏,牙膏盒越來越大、牙膏管越做越小,價格也一路飆升,低價拿下牙膏的時代似乎已一去不復返。牙膏從低價探向20元價格帶,而背后日漸凸顯的牙膏“美妝化”趨勢,或為支撐其價格上漲不容忽視的原因。
分別探訪超市和便利店的牙膏貨架后,記者發(fā)現(xiàn),主流品牌如佳潔士、黑人和冷酸靈等單支售價多在15元以上,其余牙膏價格基本介于12-40元。艾媒咨詢于2022年進行的線下調研也印證了記者的觀察結果:在大型商超售賣的四五十種牙膏中,牙膏價格在10-20元間的占六成,20元以上占比35%,而10元以下牙膏只有兩三種。
據(jù)了解,自2021年《化妝品監(jiān)督管理條例》進行了30年以來第一次修訂后,入口不進食道的牙膏正式被納入化妝品范疇,自那時起,牙膏“美妝化”趨勢就開始日漸凸顯,如今更是實現(xiàn)了多個領域的創(chuàng)新。

觀察各大品牌推出的產(chǎn)品后,記者了解到,牙膏“美妝化”趨勢主要體現(xiàn)在這樣幾個領域:一是味道越來越潮流化,除傳統(tǒng)薄荷和茶香,白桃、葡萄柚、百香果等網(wǎng)紅水果口味也開始普遍流行,不少品牌的牙膏口味還開始借鑒香水,例如華熙生物的WO牙膏口味就分了前調、中調和后調;二是成分越來越多元化,小蘇打、益生菌、酵素、玻尿酸和氨基酸等都可以成為牙膏的組成成分,例如云南白藥的金口健牙膏添加了“口腔專屬益生菌”,主打平衡口腔環(huán)境。
事實上,從“功能化”到“美妝化”的轉變,也是牙膏品牌拓展細分市場的一種嘗試。因此,除“卷”口味和成分外,“美妝化”趨勢給牙膏帶來的最大變化,就是使用場景的細分,如云南白藥針對麻辣火鍋、酸菜、湯圓等餐飲場景,推出了不同種類的牙膏,參半針對正畸期間的清潔需求推出益生菌固體牙膏粒,Usmile則抓住了電動牙刷市場,推出其專用的聲波伴侶牙膏。
華西證券研報分析指出,牙膏需求剛性強,2019-2021年在整體消費需求放緩的情況下,其市場規(guī)模依然保持穩(wěn)健增長,預計2023年國內牙膏行業(yè)規(guī)模將達347億元
愛游戲ayx中國體育。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,正是牙膏的“必需性”推動了行業(yè)持續(xù)發(fā)展,原本只有清潔功能的牙膏被附加了“好聞”“好看”“好用”等諸多元素和價值,這是其價格不斷上漲的原因。然而,消費者對牙膏的選擇并非一成不變,“對于牙膏品牌而言,能否抓住消費者,讓他們保持忠誠度是關鍵,提升價格的同時,塑造品牌形象、加大研發(fā)力度、提升產(chǎn)品功效和品質缺一不可。”